電詐瞄準在校師生,玉林市已有多人中招
玉林新聞網-玉林晚報訊 (記者 李楷誠 通訊員 黎勇) 近期,在校師生被電信網絡詐騙的案件高發,我市多所學校的師生被騙,損失慘重。民警提醒,請盡快安裝“國家反詐中心”APP,并開啟預警功能。
輕信“充值返利”,小學生被騙17萬余元
8月2日,玉州區小學生小紅(化名)在刷手機視頻時,看到一則“付款30元返還100元”的信息,下方附有一個QQ號。小紅加對方為好友后,又連續添加了對方另外兩個QQ號。在視頻聊天中,對方教小紅用其媽媽的手機支付寶掃描一個二維碼,分兩次付款,每次29999元。接著又讓小紅在微信搜索“×咪”小程序,分三次共付款15000元。之后,對方又發來一個二維碼,叫小紅用微信掃描,分7次共付款31998元。
操作完畢后,對方讓小紅第二天繼續操作,并且要向家人保密。3日,小紅媽媽不在家,小紅沒有手機,騙子沒有得逞。4日下午,媽媽回家后,騙子叫小紅繼續操作,小紅按照對方的指示,先后付款8次,共65989元。最后,騙子給小紅一個二維碼,叫她掃描、登錄后再支付30元就可以領到100元了。
小紅的媽媽發現此事后,于8月5日到派出所報警。
“刷單”沒賺錢,反被“吞”5萬余元
8月11日晚,高中生小華(化名)在家用手機上網時,一名陌生人添加她為QQ好友。對方說可以幫她安排“刷單賺錢”的兼職。之后,對方以支付“服務費”“激活費”為由,共詐騙小華6907元。
無獨有偶,一名幼兒教師也因為“刷單賺錢”,被騙了43500元。
8月26日上午,幼兒教師阿霞(化名)接到一條“加微信領取電風扇”的手機短信。阿霞添加對方為好友,掃描對方發來的二維碼下載了一個APP,在該APP群里看到有人發布“關注公眾號領取紅包”的信息。阿霞關注了其中一個公眾號并截圖到群里,很快就收到了一個小紅包。接著,群里的“派單員”發布了一些金額更大的“福利單”,阿霞做了一個“100元返傭30元”的任務,提現后又做了一個“100元返傭90元”的任務,也順利提現。
當日下午,阿霞做了一個500元的任務,但系統卻提示“操作失誤”,“金牌導師”告訴她,要做完三單才能把“失誤”的錢取出來。
次日下午,阿霞一口氣做了3000元、10000元和30000元的任務,但還是不能提現。意識到被騙后,阿霞到環南派出所報警。
出售游戲賬號,被對方索要“保證金”
8月11日,廣西某學院學生阿峰(化名)到城站派出所報案稱,當日其在家里,用“×魚”APP與人聯系,想將游戲賬號賣給對方。與對方協商好價錢后,通過對方發的鏈接,與一個“客服”聊天,“客服”說要其先交1000元保證金,后說還需要再交2000元擔保金,阿峰均按對方的指示操作。后來,對方以其賬號信用過低導致系統凍結其金額為由,要他再轉3000元才能辦理解凍業務。
阿峰發覺被騙,于是報警。
假警察連環套,一教師被騙7200元
8月4日上午,玉林某學院教師阿芬(化名)接到一個電話,對方自稱是“桂林市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科”的民警,告知阿芬涉嫌網絡詐騙犯罪,需要其配合調查。隨后將電話轉到“西安市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科”,該科民警“鄭東”給阿芬發來一個網址,阿芬點擊進去一看,里面竟是她的個人信息以及一些法律文書。阿芬信以為真,非常害怕。
接著,“鄭東”又發來一個網址,讓阿芬進去填寫相關信息。阿芬進入網址填寫了姓名、銀行卡賬號、支付密碼、聯系電話等信息后,“鄭東”又叫她進行網絡貸款。阿芬警覺起來,于是報警,但銀行卡里的7200元已被對方轉走。
原標題:電詐瞄準在校師生 我市已有多人中招 民警提醒:盡快安裝“國家反詐中心”APP,并開啟預警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