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一城三區” 開創陸川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陸川縣第十四次黨代會以來,全縣上下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認真貫徹新發展理念,全面推進“一城一地一支點”建設,圓滿完成了市第五次黨代會和“十三五”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交出了一份精彩的“陸川答卷”。
陸川縣開展城區提升行動,持續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改善城鄉人居環境。圖為經過多年發展,該縣城東新區已初具規模。
鄉村旅游風光無限好,吸引了不少漢服愛好者到陸川綠豐橘紅種植示范園游玩賞景。
陸川恒和紡織項目是廣西首個高檔差別化新型纖維素纖維賽絡緊密紡紗線生產項目。圖為紡紗生產線一片繁忙景象。
位于陸川縣北部工業園區的福達農產品冷鏈物流園項目,目前一期項目進展順利,預計今年10月完成并投放運營。
陸川牢固樹立交通先行發展理念,高點定位謀劃大交通,建設大動脈,區域交通優勢不斷凸顯。圖為玉湛高速馬坡段。
五年“成績單” 催人奮進
五年來,陸川始終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努力在發展中增效、提質、轉型。
一串串數據振奮人心:全縣地區生產總值由150.65億元增長到208.23億元,年均增長4.6%;財政收入由13.33億元增長到14.34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由34.45億元增加到43.97億元,年均增長5%;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8.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8.21%。全力推進縣域經濟轉型發展,GDP年均增長4.6%。三次產業比例由2015年的14.25:49.18:36.57調整為21.28:24.66:54.06。
一項項成績引以為豪: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了全縣8.99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67個貧困村全部出列,成為廣西21個區定貧困縣中減貧人口最多的縣(市、區)之一;全面打贏“兩江”治理攻堅戰,九洲江、南流江(米馬河)水質穩定達Ⅲ類水標準,九洲江治理成為典范;全面重塑陸川交通新優勢,奮力推動實現“修高速、通動車、二改一”三件大事……
五年來,產業發展如火如荼、改革開放推進有力、城鄉面貌日新月異、民生工程碩果累累、群眾幸福指數節節攀升,陸川這個小縣城煥發無限生機。
拉高標桿不滿足,爭先進位不止步。今年上半年,陸川縣GDP同比增長13.3%;規上工業總產值75.56億元,同比增長40.71%;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8.01億元,同比增長11.11%;完成財政收入7.33億元,同比增長28.3%……這些讓人眼前一亮的數據,仍在帶來驚喜。
陸川以追風之勢不斷超越自我,不斷刷新自己“騰飛”的高度與速度。
凝聚力量 接續奮斗
回眸過去,陸川發展的腳步鏗鏘;展望未來,新的藍圖催人奮進。
為了全面融入玉林市“四強兩區一美”兩灣先行試驗區建設,陸川縣立足本地優勢,提出加快建設“一城三區”的奮斗目標:加快建設生態文明美麗客家新城;加快建設粵桂產業合作示范區;加快建設現代商貿物流集散區;加快建設政治生態示范區。
新一輪改革發展的號角已經吹響。未來五年如何搶抓用好新發展機遇,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陸川縣委書記梁偉說:“當前陸川發展迎來一系列重大機遇和多重利好,我們要圍繞‘一城三區’建設這一奮斗目標,實施強產業、強交通、強縣城、強農村、強生態、強文化‘六強’發展戰略,以十大重點任務為抓手,全力爭創廣西縣域經濟十強縣,努力在玉林市建設‘四強兩區一美’兩灣先行試驗區中走在前列、勇當示范!
圍繞這一目標,陸川將著力實施“六強”發展戰略,全面推進十大重點任務:強產業,形成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格局;強交通,構建“東聯西靠南出!本C合物流新樞紐;強縣城,打造城鄉協調發展新引擎;強農村,開創鄉村振興新局面;強生態,創建“兩江”流域綠色發展新示范;強文化,塑造嶺南客家文化新形象。全面推進工業振興;培育壯大現代商貿物流業;建設生態宜居城市;加強和改進鄉鎮建設;打造美麗幸福鄉村;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建設文化陸川;加強和改善民生;深化改革開放;推進民主法治建設。
“一張藍圖繪到底”的奮斗,需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篤定前行。陸川縣縣長龐邦津表示:“今后五年,我們要在縣委的領導下,把目標看清楚,把思想統一好,把行動實踐好,堅持‘規劃先行’,加快‘一城三區’建設,明確近期、中期、遠期發展目標和具體要求,推動陸川發展繼續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清風勁吹 黨旗飄揚
走進陸川,一條條平坦的硬化道路直通農家,一座座嶄新的紅磚瓦房拔地而起,一片片新建的果園煥發生機,一個個惠民項目落地生根……在陸川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中,有一面旗幟始終在前方指引,鼓舞著士氣、凝聚著力量。這面旗幟,就是鮮艷的黨旗。
五年來,陸川始終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牢牢把握意識形態領導權。成立全國首個跨省區黨建聯盟,強力助推兩灣融合發展。大力推進“雙百”工程,全縣154個村委辦公場所全面實現均衡化發展。開展“三包三考三運用”活動,破解機關黨建管理難題。率先成立政協界別臨時黨支部,陸川縣政協黨組在全國政協系統黨建工作座談會上作了經驗介紹。構建行業黨建聯盟,創新選派企業“第一書記”、工會“第一主席”,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大力推進抓黨建促脫貧,創新推進“三統三新三化”模式,全縣村級集體經濟總量居全區前列。大力實施“陸生回歸”“陸商回歸”工程,引進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376人,比“十二五”時期增長4倍。正風肅紀反腐縱深推進,立案查處違紀違法案件1225件,挽回經濟損失2530.33萬元,構建了為民務實清廉的良好政治生態。精神文明創建工作成績顯著,縣紀委監委機關獲評全國文明單位,大橋鎮獲評全國文明村鎮。
在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路上,陸川將以創建新時代黨建品牌為引領,打造“一高兩道百企千村萬戶”新時代黨建示范帶。以轄區高速公路、省道、鄉道為主干線,構建示范鎮—示范村—示范屯—示范企業—示范戶“五位一體”強基固本鏈條。以黨支部為重點加強基層黨建工作,深化“強基創星”攻堅大行動。強化縣鎮村“三級書記”抓鄉村振興主體責任,穩步推進鄉村產業振興與村級集體經濟同步發展壯大,打造一批集體經濟黨建示范村、精品村。深入實施人才“提質擴量”攻堅行動,推進“六個100”、“三名”人才培養工程,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打造政治生態示范區。
面向未來,更加美好的新時代陸川新篇章,正在徐徐展開。
(記者 陳明蘭 通訊員 羅釗)
原標題:建設“一城三區” 開創陸川高質量發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