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研制自動化設備 大膽進京要購紙指標——玉林市紙袋廠的故事(二)
1975年,紅星街道紙袋廠改名為玉林鎮紙袋廠,由街道工廠升級為鎮級企業。轉變身份之后,紙袋廠有了不一樣的戰略眼光——走機械化生產的道路!斑@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也將是我們必然面對的選擇!睍r任技改組組長的李旺蘭在廠長林伯權的指示下,帶領技術人員到外地取經。學習回來后,研制出了紙袋自動打筒機,實現了自動化生產。從此,紙袋廠在發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快。
1
研制自動打筒機,產品打進國際市場
1970年,玉林鎮紅星街道紙袋廠從原南江供銷社門市部置了一塊位于玉林豸塘嶺萬花樓附近的地皮,面積800平方米,從此有了自己固定的廠房用地。
上世紀八十年代紙袋廠的生產線
1971年,紙袋廠的產品走出玉林,面向廣西。隨著工藝技術的不斷提高,紙袋廠已不滿足于僅為玉林地區化肥廠供貨,把發展目光投放到了其他行業的包裝袋上!跋M者的需求在哪里,我們的產品就到哪里”。 當年10月,李旺蘭研制成功了水玻璃粉合劑,并用于紙袋袋口粘合,解決了曬袋難題。從此,紙袋生產從單一的磷肥紙袋發展到生產水泥袋、農藥袋等,產品也走出玉林走向廣西甚至全國。
“那時,大家都還沒有‘品牌’這個概念,但我們都懂得質量對于一個工廠意味著什么!崩钔m說,紙袋廠對生產工藝的改進非常重視,經常派人出去學習先進經驗。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紙袋廠組織技術人員到湖北省武漢中南紙袋廠參觀,作為工廠技改組組長的李旺蘭站在中南紙袋廠每分鐘生產100條紙袋的進口設備打筒生產線前,就下定決心:“我們的紙袋廠一定也要用機械化代替手工制作!
“中南紙袋廠的生產設備是從日本進口的,以我們當時的實力,根本不可能效仿!奔埓鼜S轉而求其次,到柳州朝陽中學的校辦紙廠學習。這個校辦工廠有一條自造的自動紙袋打筒生產線,李旺蘭現場草繪了這條生產線;貋砗,憑著記憶,他將整條生產線細畫出來,然后購買車床、刨床、鉆床和電焊機等。在他的帶領下,技改組照葫蘆畫瓢,研制自動紙袋打筒機。李旺蘭說,技改組的技術人員,不懂什么學什么,自己動手制作配件,而一些比較精細的配件,自己無法制作,則叫外面的機械加工廠幫助加工。憑著一股不服輸的勁頭,紙袋廠成功制造出了一臺自動打筒機,一分鐘可以產紙袋40條,跟原來的手工制作相比,簡直是“火箭速度”。
自動打筒機的成功投產,使得紙袋廠的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都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昂髞,我們的水泥袋不但占領了廣西大部分地區的市場,還遠銷廣東、湖南、湖北、四川、貴州、河南、福建等省份!崩钔m說,紙袋廠并不滿足于國內市場,還積極開拓國外市場,不久,他們的產品就暢銷越南、肯尼亞等國家。
紙袋廠最早的印刷設備鉛印機
2
原料短缺,他憑一紙介紹信到輕工部“要紙”
1978年,紙袋廠為滿足生產需求,還曾經直接到輕工部“要紙”,這件事在當時被人們稱之為“壯舉”。
“當時是計劃經濟時代,物資非常緊缺!奔埓鼜S的老職工李少基回憶,為了解決用紙的難題,紙袋廠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工廠的中層領導親自帶隊去收購廢紙袋,踩著自行車到各工地收集舊水泥紙袋來進行翻新利用,北流、福綿、興業等地,他們全跑了個遍。后來,擔任供銷科科長的李旺蘭還直接跑到輕工部去要采購紙張的指標。
“那時工廠嚴重缺紙,將面臨停產!崩钌倩f,紙袋廠決定派李旺蘭直接到輕工部要采購指標。但是,一個小小的鄉鎮級企業到輕工部,能要到指標嗎?誰也沒有把握,但不去就沒機會,去了至少有點希望。李旺蘭忐忑不安地去了一趟北京,結果讓人喜出望外,憑著廠里出具的一封介紹信,他從輕工部物資司拿到了50噸紙張的指標!這對于當時“等米下鍋”的紙袋廠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
3
承擔自治區“星火計劃”,《廣西日報》頭版報道紙袋廠
1984年,玉林鎮紙袋廠建成一條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紙袋成型生產線,先后進行技術革新和技術改造100多項,企業面貌發生了根本變化。1985年,經縣級玉林市政府批準,玉林鎮紙袋廠變更為玉林市紙袋廠。
1987年5月,玉林市紙袋廠承擔的自治區“星火計劃”項目——紙維復合水泥袋開發技術試產成功,10月通過驗收,達到國家先進水平,填補了廣西水泥包裝業的一項空白,獲自治區科技開發項目獎。同年11月9日,提前50天超額完成全年生產任務,共產紙袋1257萬條,工業總產值達1002萬元,成為廣西鄉鎮企業第二個年產值超1000萬元的企業單位,當年總產值達1072萬元。
“這個原是一家生產水泥包裝袋的街道集體小廠,近幾年來,他們堅持改革,不斷完善內部承包責任制,拉開分配檔次,極大地調動員工積極性。與此同時,他們狠抓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大膽承擔自治區‘星火’計劃項目——紙維復合水泥袋的開發任務!1987年11月18日的《廣西日報》頭版如此報道玉林市紙袋廠,稱當時廠里“擁有各種設備60多臺(套),固定資產70多萬元,是全區最大的生產水泥包裝袋的專業廠家之一”。
4
獲得無數榮譽,1990年獲評國家二級企業
1988年1月2日、2月9日、12月14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喬石、全國政協副主席劉瀾濤、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費孝通等先后到玉林市紙袋廠視察、指導工作。同年,玉林市紙袋廠的主導產品四層糊口水泥袋和四層縫口水泥袋,在全國建材包裝行業產品質量評比會上,分別獲全國建材包裝優質產品獎和優秀產品獎。同年,完成產值2043萬元,成為廣西第一家年產值超2000萬元的鄉鎮企業。
紙袋廠獲得的榮譽之一
1989年,玉林市紙袋廠獲全國建材包裝行業1988年—1989年度先進集體稱號、自治區“重合同、守信用企業”稱號。四層糊口水泥袋獲自治區優質產品獎。1990年8月,紙袋廠晉升為自治區級先進企業。同年12月,自治區鄉鎮企業局在紙袋廠召開全區鄉鎮企業強化管理、企業升級、產品創優經驗交流會。這一年,紙袋廠有職工179人,固定資產144萬元,機械設備60多臺(套),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紙袋打筒生產線兩條,有年產水泥袋3000萬條的能力。
1990年,紙袋廠生產水泥袋1621萬條,完成工業產值2141萬元,上交國家稅金49.88萬元,實現利潤143.91萬元,成為廣西生產水泥包裝袋最大的專業化廠家之一。四層糊口水泥袋獲農業部優質產品和中國十年包裝成果金獎,四層縫口水泥袋獲自治區優質產品稱號。
玉林市紙袋廠還開發了塑紙復合袋、塑編紙袋、1—2噸水泥集裝袋3種新型水泥包裝袋,供出口水泥配套包裝,銷往香港、韓國、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1990年7月21日,玉林市紙袋廠在自治區鄉鎮企業中第一家獲評為全國鄉鎮企業系統先進企業和國家二級企業。 (本版圖片均為資料圖片)
原標題:自行研制自動化設備 大膽進京要購紙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