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就”“利就”:潛伏鬧市的紅色交通站
從玉林城區大南路進入解放路,是一片嶺南式騎樓建筑,這片區域是玉林城區最繁華的地段之一。正是在熙熙攘攘的鬧市里,曾經的“百就”“利就”紅色交通站隱藏在此。冒死收集情報、接待往來同志和收發信件、培訓黨員干部……在“百就”“利就”紅色交通站內,演繹著一場場無聲的戰斗。
以開商店為名,建立紅色交通站
根據朱錫昂的指示,1928年春,玉林縣中共黨員張震球、王懿仁等人,著手恢復玉林黨組織的工作,組建了中共玉林縣臨時委員會,恢復了黨的活動。至7月底,中共玉林縣臨時委員會下轄兩個支部,同時還在南街口的“百就”和西街口的“利就”商店建立黨的秘密交通機關。
“當年,為了開展革命工作,接待各地往來的同志,傳遞上級的文件,朱錫昂希望在玉林縣城建立一個黨的地下交通站!庇裰輩^委黨史辦主任曾冬華告訴記者,根據材料記載,早期是利用黨員李蔭堂和人合辦的百就商店作為黨的交通站,但由于容易暴露,不便指揮,便另外想辦法。
1928年間,新定黨支部的李仲謀、莫學賢、李芳春、李蔭堂和莫業華等人,湊了200多東毫(即廣東鑄造的銀毫),頂下在南街百就號鄰近的一家利就花紗商店,由莫業華出任經理,李芳春做店員。利就商店雖然資金不多,但得到百就雜貨店賒銷部分洋紗,又從市內同業賒銷一些火水雜貨,采取薄利多銷的辦法,一時間客似云來,生意興隆,趕圩農民、小商小販,甚至駐軍的伙夫,打酒、打火水,都會到這間利就“幫趁”。
街市中鬧革命,小商店發揮大作用
“當時利就的生意做得火熱,盈利不少,為解決黨的活動經費確實起了一些作用!崩罘即旱膶O子李世儀說道。據記載,1930年,中共南方局派吳茂祥為特派員,和另一位女同志到玉林,利就商店籌足100東毫給他們作為活動經費。
隨著黨組織的不斷發展,由各地過往玉林的同志絡繹不絕。來自香港、梧州等地的同志的行李箱上,貼有輪船上的行李標簽,常常引起同業的注意——利就這樣的小店哪里來這么多大埠客人?為了防止暴露目標,莫業華等人在西街玉帶莊附近租了一間屋,開設音樂館作掩護,接待過境的同志。
“利就不僅僅負責印發傳單,轉運至各地,還要承擔傳遞情報、黨員培訓等工作!崩钍纼x告訴記者,1928年底,李芳春在利就介紹楊鉅祥入黨后,朱錫昂就在利就商店的三樓培訓楊鉅祥等人,講革命道理、談心交心、了解思想覺悟等。朱錫昂循循善誘,引導他們走上革命的道路。
1929年6月,朱錫昂被反動派殺害后,白色恐怖十分嚴重。1930年冬至前,由于有叛徒叛變,百就、利就兩個商店完全暴露,李芳春與多名黨員被捕,并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曾冬華表示,早期玉林革命活動,紅色交通站“百就”“利就”,為黨革命初期事業作出極大的貢獻,在不少老一輩人的腦海里,那是一段傳奇又悲壯的革命歷史。
尋覓歷史印跡,傳承紅色精神
如今西街口已找不到“百就”“利就”紅色交通站的痕跡,只能在老一輩人的口中,依稀找到其大概位置,現已成為水果售賣和維修手機的店。
但革命之火歷經艱難永遠不熄,無論世事如何變遷,這段故事終究會被人從城市歷史記憶中“喚醒”。遙想當年,新定村黨員莫業華、莫學賢、李仲謀、李芳春、李蔭堂等,不怕犧牲,成立紅色交通站,為革命事業勝利揮灑青春和熱血。新定小學校長莫旭強內心不禁感慨萬千,自己所在的村落竟然走出一批有理想、有追求的同鄉,值得后人瞻仰、學習、追思。
“如今,新定小學迎來建校百年的日子,我們將結合新定村的紅色資源,開展好黨史學習教育,讓學校師生感受老一輩的初心使命,發揚祖輩的革命精神、紅色精神,守護好祖國的山山水水!蹦駨姼嬖V記者,必須要利用好身邊的紅色資源,用身邊人講身邊事,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滋養初心、淬煉靈魂,從中不斷汲取奮進的力量。
原標題:“百就”“利就”:潛伏鬧市的紅色交通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