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流:黨史學習教育 “暑期”不是“假期”
“小朋友,今天爺爺給你們講一個我們北流籍的志愿軍戰士在朝鮮戰場用血肉之軀接通電話線的故事……”
7月10日,在北流市民樂鎮蘿村的一棵古荔枝樹下,一群孩子正在聆聽88歲的抗美援朝老兵陳奇貴講述志愿軍戰士曾泰慶的故事。聲情并茂的講述,讓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這是北流市用活紅色資源,講好黨史故事,做到學生放假,黨史學習教育不放假的一個縮影。
清灣鎮放假回鄉的大學生在田間地頭給村民講黨史故事。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北流市依托區域內紅色革命遺址、屋場邊、田間地頭等宣傳陣地,通過組織道德模范、黨員干部、紅領巾講解員等組成宣講隊伍,搭建線上線下宣講平臺,創新宣講模式,全面開展“黨史故事大家講”活動,讓黨史故事飛入千家萬戶。
道德模范講故事
接地氣更有人氣
近日,北流市分別在富林塘社區和李明瑞俞作豫烈士紀念館舉行“黨史故事大家講”道德模范故事會活動。自治區道德模范李俊紅在富林塘社區為富林中學學生講解了中國共產黨100年來的光輝歷程:從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紅船、長征、抗戰,到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抗美援朝、“兩彈一星”從改革開放新時期的女排、抗震救災,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抗疫。李俊紅扣人心弦的講述令同學們心潮澎湃。自治區道德模范謝承忠在李明瑞俞作豫烈士紀念館為明瑞高中學生講述了自己在2017年不顧個人安危沖進大火救出4個孩子的光榮事跡,隨后,著重講解了李明瑞和俞作豫的英雄事跡,同學們聚精會神地聆聽,默默地把“英雄””無畏”“使命”等詞語裝進心里。
黨史故事進村入戶
助力鄉村振興
“大家都知道,二萬五千里長征取得勝利,是非常艱難的。紅軍戰士爬雪山,過草地,吃草根……”6月28日晚,在北流市大坡外鎮沙坡村六稔組,20多名村民圍聚在屋場邊,認真聆聽村支書盧光鋒講述紅軍長征的故事。該鎮自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來,結合村民的勞作習慣,各村屯相繼開展夜間宣講黨史故事,為村民送去黨史的精神食糧,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清灣鎮組織放假回鄉的大學生到田間地頭,與鄉親們一同勞作。休息的間隙,大學生與村民們圍坐在田間地頭,講黨史故事。從講《李大釗的故事》《半條棉被的故事》再講到從家鄉走出去的紅七、紅八軍總指揮李明瑞。為了讓鄉親們聽好故事,大學生們用通俗易懂的“方言”娓娓道來,讓黨史故事“接地氣”,紅色文化“鄉土化”。 “組織大學生到田間地頭講黨史故事,讓黨史學習教育與大學生社會實踐相結合,既鍛煉了學生的能力,又助力了鄉村振興……”該鎮宣傳委員向記者道出了開展此項活動的意義。
發揮紅領巾作用
黨史故事傳遍校園
“劉胡蘭,1932年出生在山西省文水縣云周西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6月下旬,北流市新松小學組建了“紅領巾宣講團”, 開展“從小學黨史,永遠跟黨走”故事大家講活動 。每天下午,65位“紅領巾宣講員”分別走進各個班級以通俗的語言,給同學們講述《小英雄王二小》《劉胡蘭的故事》《李明瑞和俞作豫》《雞毛信》《董存瑞炸暗堡》等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來風雨歷程中一個又一個動人的英雄故事,帶領少先隊員們回顧革命先輩們可歌可泣的英勇壯舉,感悟英雄前輩們不怕危險、不懼犧牲的愛國情懷。
北流市工業區小學紅領巾廣播站開設了“講述紅色故事”欄目。全校選拔了50多名優秀小主播,利用課間時間推送黨史故事,讓全校師生跟隨小小廣播員一起回顧黨的偉大歷程和輝煌成就。紅軍長征的故事、抗美援朝的故事、救災抗疫的故事……紅領巾廣播站里的小主播,每天輪流給大家講黨史故事、紅色故事,一個個熱血沸騰的故事由廣播傳到同學們的耳朵里,把一顆顆紅色的種子播進了隊員們的心田。
原標題:道德模范講英雄;大學生田間地頭送“食糧”;紅領巾紅色故事廣播響起來…… 北流:黨史學習教育 “暑期”不是“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