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麗70年】“公建民營”養老的“興業模式”
興業縣鐵聯仁康養老服務中心一瞥。 (記者 蔣金泰 攝)
核心提示
近年來,興業縣在全縣范圍內實行“公建民營”模式,建成集養老、醫療、護理、康復、娛樂為一體的“公建民營”養老服務機構,開創了廣西養老服務改革的“興業模式”,也是大力推進公辦民營、民辦公助、醫養結合等養老機構管理服務模式的一種新嘗試。
公建民營 老有所養
作為一家新建民營養老服務機構,興業縣鐵聯仁康養老服務中心引入“公建民營”新模式,由政府負責硬件設施建設,經營管理權交由專業養老服務公司。
日前,記者驅車來到鐵聯仁康養老服務中心,剛進院門便看到了一幅和諧的景象:
87歲的李胄從拄著助步器慢慢地從宿舍走到庭院里。在庭院四周的樹蔭下,不時傳來陣陣歡聲笑語,幾個老伙伴正在打牌消遣。在旁邊,79歲的黎嘉月正和其他老人聚在一起嘮家常。陽光灑在庭院里,老人們坐在樹蔭休憩,怡然自得。
“鐵聯仁康養老服務中心生活條件好,員工對我照顧也很好,子女有叫我上南寧養老,但我還是選擇了這里!崩先死铍袕母嬖V記者,在這里,衣食住行、頭痛腦熱,都有人管,這些護理員對我們就像親人一樣。說到這里,老人發出了爽朗的笑聲。
“改造之前這里是階梯,考慮到有些行動不便的老人需要輪椅來輔助,就把這里的臺階改成一個坡道,方便他們下到操場活動!惫ぷ魅藛T邊領著記者參觀邊介紹說。
鐵聯仁康養老服務中心占地總面積3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積1500多平方米,綠化面積1300多平方米,設置床位120張,是廣西仁康養老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探索“公建民營”“醫養結合”養老新模式的試點機構之一。
記者看到,該中心建筑樓統一顏色,設置單間、標間和三人間,閱覽室、理發室、心理輔導室、特護室、醫務室等功能室齊全,室外不僅有健身器材,還有文化長廊和亭廊小花園,走廊上都設置了無障礙扶手和椅子,每個衛生間內也安裝了無障礙扶手,能充分滿足老人的日常梳洗、就寢、運動、用餐、更衣、移乘、醫療、康復、娛樂等生活需要。
說話間,一陣陣歡快的笑聲從一間三居室的房間傳出,我們立即上前敲門搭話。房內小客廳,墻上掛著一臺正在播放節目的電視機,整個房間窗明幾凈,清清爽爽。
幾名晚輩拎著水果、點心來看望長輩,老人將子女送來的零食分給身邊的伙伴們,不知誰說了句笑話,逗得老人們咧開嘴哈哈大笑。
“我在這里吃得好住得好的,家里人也放心。喏,今天我女兒女婿也過來看我了!睆埢莘祭先私衲暌呀90歲,在這里已經住了一年多了。
女婿彭新說,岳母老家就在葵陽鎮,年紀大了不想住在深圳,堅持要回老家。他們仔細考察過后,發現這里的環境還有服務都不錯,去年8月就送老人過來了,每隔一段時間都會過來探望!霸滥冈谶@里住得開心,跟這里的老人很合得來,吃飯、娛樂都有伴。岳母的狀態很好,我們很滿意!
坐在一旁的黎宏芬老人告訴我們:“我跟老張一樣從去年就住進來了,我身體狀況還可以,只是有些小毛病,在家里沒人陪我說話。住在這里很好,每天都有護工叫我們起床做操鍛煉身體,昨天還教我們唱歌了!闭f話間,她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歌:“感恩的心,感謝命運……”
醫養結合 老有所依
走在院子里,有一種到家了的感覺,著裝整潔干凈的護理人員在各自的崗位上忙碌著,有的在服侍老人、有的在擦拭地板、有的在與老人聊天……記者注意到,在為老人服務的過程中,護理人員都面帶微笑、小心翼翼,仿佛照顧親人一樣。
“這些老人需要親情、需要溫暖、需要關懷。我們就是要用親情般的服務讓他們感受到家的溫馨!惫ぷ魅藛T說,“目前中心已經有90多人入住了!
為從服務上打消老人對入。ㄗo理)養老院的顧慮,養老院還推出家屬體驗日活動,邀請家屬親自參與體驗如何護理老人,加強了與入住老人家屬的溝通。此外,他們增加敬老、演出、聯誼等活動,讓老人家更多地參加社交娛樂活動,讓老人們情有所寄,心有所安。
為讓老人住得舒服,讓家屬放心,該公司充分發揮廣西仁康養老產業投資有限公司的優質醫療資源優勢,采用國際領先的“先評估后入住”模式,對每位老人建立健康檔案和能力評估檔案等,并據此配備不同服務。每一個入住的老人都要經過第三方評估機構來評定老人需要的護理級別是一級、二級還是特護,然后政府會按照這個標準購買服務。
廣西仁康養老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金乘介紹說,以“醫+養”為核心,在“公建民營”養老機構中,側重服務五保供養對象和社會老人,提供專業的健康咨詢、健康檢查、疾病診治、康復服務等,真正實現“小病不出門,大病入院治療有保障”目標。
“每個養老服務中心都設有醫務室,小病在這里就可以解決。下一步,我們將加大資金投入,多點開花,覆蓋全興業,讓更多的老人能夠安享晚年!崩罱鸪苏f,目前該公司已經在興業設了8個養老服務點。
創新打造多元化養老新模式
記者了解到,目前興業縣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10多萬人,80周歲以上13296人,90歲以上1580人,100歲以上47人。根據測算,該縣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以年均2.1%的速度增長,人口老齡化現象將日益突出。
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近年來,興業縣確立養老服務“打品牌、謀突破”的發展思路,以項目建設為抓手,加強養老服務基礎設施建設,推動養老機構運營管理機制改革創新,努力提升養老服務水平。
2016年8月1日,興業縣與廣西仁康養老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將全縣172家養老服務機構捆綁打包給廣西仁康養老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經營,在全縣范圍實行“公建民營”模式,統一建成集養老、醫療、護理、康復、娛樂為一體的“公建民營”養老服務機構,開創了廣西養老服務改革的“興業模式”,這也是興業縣大力推進公辦民營、民辦公助、醫養結合等養老機構管理服務模式的一種新嘗試。
“政府建好房子,我們來經營!崩罱鸪烁嬖V記者,該公司承擔五保供養對象托底、兜底服務。在承擔現有集中供養特困供養入住人數725人的基礎上,對以后不斷增加入住養老機構的特困供養,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形式,落實服務經費。
興業縣投資約10136萬元加快建設興業縣民政公共服務設施項目(簡稱興業民政園)。園區項目設老年公寓、老年活動中心、社會福利院、康復理療保健中心、農村養老服務中心等10個功能區,園區功能定位以高端養生、高檔養老、中等養老和保障性養老服務為主要內容進行規劃,滿足不同層次、不同群體的養老服務需求。
目前興業縣把北市鎮、龍安鎮、葵陽鎮三個敬老院作為玉林市“公建民營”示范點,并努力將興業縣民政園打造成在全區甚至全國有影響、高端化的養老服務品牌,打造興業縣“醫養結合”“公建民營”示范性養老品牌,該項目現已完成總投資的90%。
原標題:“公建民營”養老的“興業模式”